内容页搜索

一、童子军

民国12年(1923年)前后,吴江童子军成立,城镇中小学相继推广童子军。

第七区建有童子军。严四校(坛丘小学),严三校(南塘小学)也发展童子军。民国14620日,第七区联合运动会召开,严四校参加徒手操,八段锦操;严三校参加旗操,仿效操。

民国15117日,七区联合学艺会仪式召开,参会宾客600多人,童子军参与服务。

二、中国少年先锋队

19502月,坛丘区团委在坛丘中心小学组建中国少年儿童队。19507月,坛丘中心小学少年儿童队建立。尔后,各乡村小学相继建立少年儿童队,设中队、小队。1952年,中心小学少年儿童队设总辅导员。1953年,中国少先儿童队更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(简称少先队)。1954年,盛坛区77所学校,有6所学校建少先队,独立设中队6个,学生总数3118人,其中少先队员172人。1958年末,全社所有学校均组建少先队组织。

1965年,全社有中心小学1所,农村片辅导小学2所,公办小学22所,民办小学5所,耕读小学(半天干活,半天读书)22所,每所小学均有少先队组织。校外也成立少先队组织,设少先队校外辅导员。1966年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,少先队组织由“红小兵”组织取代。

197810月,少先队组织恢复,适龄儿童大多加入。入队仪式在61日儿童节举行。80年代,团组织带少先队组织工作摆上位置,中心校设总辅导员,4所辅导校设片辅导员,其他小学设中队辅导员,还聘请一批校外辅导员。80年代中期起,入队仪式改为 “六一”、1013日(建队节)两次。1985年,总辅导员陈菊梅(女)获“省优秀辅导员”称号并出席省表彰大会。

90年代,全乡设多处少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少先队经常组织队员去基地接受教育。

20007月,两镇合并,中心小学的少先队组织还是以校为单位设立。

坛丘区、乡(公社)、镇中心校历任总辅导员有:王鑫泉、陈月琴(女)、马学珍(女)、张惠清、钱学良、陈菊梅(女)、沈惠江、沈佐明。

10-46 19541985坛丘区、乡(公社)少先队部分年份建队情况表

年份

建队数(个)

儿童数(人)

少先队员数(人)

辅导员数(人)

初中

小学

校外

初中

小学

校外

初中

小学

校外

总辅导

大队

中队

校外

1954.11

6

614

2504

172

6

1965.6

35

17

1386

352

1253

233

5

45

17

1965.12

36

1

1260

156

1

5

49

12

1980

24

292

3337

2294

2

24

1981

5

24

650

3224

611

2945

1

24

1982

5

26

748

2649

979

2593

1

24

82

1983

25

2738

2721

1

22

76

1984

23

1219

2369

2629

1

21

76

1985

23

1010

2486

2589

1

1

21

注:1954年的校外儿童数为未建队校学生;1980~1985年的少先队员数,统计时将初中、小学合在一起统计的。

10-47    19801992年坛丘乡(公社)少先队部分年份获奖情况表

机构

年份

优秀辅导员(人)

优秀队员

县(市)(人)

先进集体(个)

省级

县(市)

苏州市

县(市)

坛丘公社

1980

5

2

1981

1

16

1982

1

10

坛丘乡

1983

1

1985

1

8

6

1987

1

1989

3

19911992

2

注:表内空格是因为查不到资料。